![](https://i0.wp.com/wetrip0105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5/IMG_4753.jpg?resize=1024%2C684&ssl=1)
合歡山北峰
行前介紹&交通
合歡山北峰,總海拔約3422公尺,作為合歡山群中的最高峰,雖有驚人的海拔,但卻是適合新手入門的第一座百岳。為何會這樣說呢? 因為光汽車所能到達的登山口就已經非常高了!(2975公尺)。
實際爬升的垂直高度僅需500M,水平路程2Km即達北峰三角點,與其他百岳比起來再輕鬆不過,
「花少許的力氣,看到最美麗的景色」這是我對合歡北峰的評價。
![](https://i0.wp.com/wetrip0105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5/P2410448.jpg?w=1170&ssl=1)
交通路線部分,開車沿著台14線北上,直達GOOGLE座標#小風口第二停車場,車宿一晚,隔天清晨直接起登。
而如果需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的朋友,可以參考健行筆記-交通篇 連結。
沿路展望: 小風口停車場➝登山口➝反射板➝(天鑾池交會口)➝北峰三角點➝西峰
![](https://i0.wp.com/wetrip0105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5/dsBuffer.bmp.jpg?resize=1024%2C560&ssl=1)
車宿小風口,難忘的冷冽
「有雪!」興奮的我們 望向車外岩壁上的點點白雪,距離上次看到野雪已經不知是曾幾何時。
帶著滿腹期待的心情繼續前行,而伴隨車內溫度逐漸下降,我們這才意識到外頭的溫度已經低的不像話了。
![](https://i0.wp.com/wetrip0105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5/IMG_4534.jpg?resize=1024%2C683&ssl=1)
午夜零時,
為了觀賞隔天的日出,所有人皆已熟睡…,唯有靠著方向盤的我輾轉難眠。冷冽的空氣從車窗的縫隙逐漸滲入,偷走我僅存的舒適,錯估了天氣狀況而帶一件輕羽絨外套,這絕對是最嚴厲的告誡。爾後兩個小時,伴隨著高山症的到來,頭痛,哮喘,到最後心悸,這個夜晚的星空我只能解釋為無底深淵。
直到那一道曙光
清晨五時,
車外行走的聲音打破了深淵的寂靜,我在後照鏡的反射中,依稀瞥見了一抹淡黃色光輝,
「不爬山就算了,但至少要看到日出吧! 」我心想,於是硬是扛起飽經摧殘的身體,開啟被冰霜封閉的車門…。
而那一刻,我被眼前的美景震懾了。
![](https://i0.wp.com/wetrip0105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5/P2410338-scaled.jpg?resize=1170%2C780&ssl=1)
清晨六時,
日出的晨光照耀著無限廣闊的雲海,重新定義了地平線的所在,而突出雲霄的山巒,則化為雲海間的浮島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,就在這一刻,我的疲勞頭痛竟開始緩解,宛如聖光一般的日出,治癒了心中所有的焦慮。
(這絕對不是心理作用….因為我半夜真的頭快痛死==)
開拍!縱使空氣停留在10度以下,仍凍不住攝影師按快門的手指,用不同的焦段記錄著清晨的每一刻,以及那忘不掉的回憶。
起登!堅持了對的決定
![](https://i0.wp.com/wetrip0105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6/IMG_4703.jpg?resize=1024%2C684&ssl=1)
整備行囊,出發攻頂,小風口停車場離登山口還有一小段路,注意前後來車,目前溫度10度。
原本對於高海拔的不適感,隨著日出逐漸散去…,
心裡不斷的告訴自己,「就撐撐看吧!真的身體承受不住了再下來就好。」我知道這種心態對於登山者是很危險的,但就像有人會問,為何會想冒著生命危險去爬百岳一樣,可是有時就是這種極端的堅持,才有活在當下的感覺不是嗎?
![](https://i0.wp.com/wetrip0105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6/IMG_4694.jpg?resize=1024%2C682&ssl=1)
北峰登山口,
腳踝旁纏了兩圈的繃帶,起步踏足北峰前段稜線,前段一公里的會稍微陡峭,只要體力撐過,後段一路順暢,其實要不是重裝加上高山症在作怪,不然真的是小CASE,也很感謝自己堅持了下來,因為接下來的風景展望,美到可以媲美外國的名著景點。
![](https://i0.wp.com/wetrip0105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6/P2410427.jpg?w=1170&ssl=1)
媲美「阿爾卑斯」的沿途展望
![](https://i0.wp.com/wetrip0105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6/P2410623-1.jpg?resize=1024%2C576&ssl=1)
經過一公里的陡坡洗禮後,迎接而來的是遼闊無際的草原,沿途眺望遠處的中央山脈群,合歡主峰,奇萊,雪山,皆盡收眼底,震撼感十足。說他媲美「小阿爾卑斯」也不為過。
前段的稜線為碎石地,後段則是一般的硬質土,上坡不是問題,下坡注意踏穩,安全即可。
許多人喜歡把合歡西峰一併排入行程,因為北峰三角點是在到達西峰前的必經之路(參考地圖一)。
而到達西峰的路段就沒有北峰這麼辛苦了,道路相對平緩,如果體力與時間足夠的話,可做為參考行程。
![](https://i0.wp.com/wetrip0105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6/P2410560-scaled.jpg?resize=1170%2C712&ssl=1)
前往北峰的途中,比較著名的座標即為「反射板」。非常巨大,在遠方一公里處即可看見。
反射板的用途其實是作為國防部電訊傳播用…,在高處裝設反射板,讓微波折射,使資訊得以傳遞至更遙遠的地方。
沿路的覆蓋的雲海,使每個岩壁邊皆成為完美的拍照點,在這裡非常容易拍出風景的立體感與空靈感,喜歡拍攝廣角的朋友,在這裡可以大顯身手!
需注意的是,因為在雲海之上,紫外線直射對皮膚很傷,切記帶一頂帽子,否則攻頂時沒感覺,回家才發現滿臉通紅。
![](https://i0.wp.com/wetrip0105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6/IMG_4581.jpg?resize=1024%2C768&ssl=1)
北峰三角點,
終於到達北峰的最頂端,解鎖人生第二座百岳!
很開心身旁有這麼一群的朋友,在登山時互相加油打氣,以後還會繼續向前邁進! 下一站,志佳陽大山。
![](https://i0.wp.com/wetrip0105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6/IMG_1046-2.jpg?resize=1024%2C577&ssl=1)
三個爐頭
我覺得野營與露營另一個不同的點在於,
野營的備餐並沒有像露營一樣這麼複雜,畢竟的目的是觀賞美景,對於飲食的部分皆為從簡。
在這個基礎下,我們必須運用不同的巧思,盡可能的把一切壓縮到極致。舉例來說,把MM巧克力的罐子變成胡椒罐,或把高麗菜醃製曬乾後裝到袋子裡減少體積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野營妙招,真的是大開眼界。
架起蜘蛛爐,擋風板,三個爐頭分工合作。
簡單的炒蛋,香腸,炊飯,泡茶,雖非豪華,但野味十足。在這個愜意的下午,煮頓好料的犒賞自己的辛勞吧!
「辛苦的對比,才會珍惜當下的美味。」
旅行筆記
✏️合歡北峰,登山前不需申請入山證,但也不能搭帳露營。尤其是小溪營地,紮營會有裁罰
✏️由於海拔較高,曾有高山症的人一定要記的帶高山症的藥!!或是前一晚住在較高海拔的民宿,適應環境。
✏️注意飽暖與防曬,日夜溫差極大,白天可至25度,夜晚則到0度以下。個人建議,晚上還是車上放一件厚外套,登山時則穿輕便排汗與帽子即可。
✏️有許多人會有登山鞋磨腳踝的情況,如果覺得不適,在腳踝旁貼兩圈透氣膠布即可(我現在都會帶在身上,以防萬一)
Thanks
感謝這次帶路的夥伴,除了谷關的好友外,還有從台北下來的野營同好,Hao en夫婦。來一張美照📸📸
![](https://i0.wp.com/wetrip0105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6/IMG_4720.jpg?resize=1024%2C684&ssl=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