哇~想做這個主題好久了!!
想想第一次野營的時候,因為經驗不足,包包裡的東西裝了快15公斤,千辛萬苦爬到山頂時才發現,帶了好幾個沒用到的”奢侈品”,反倒是關鍵的配備都沒帶到😭😭。
我不是甚麼行遍百岳的登山高手,但至少是最貼近你們的好夥伴,因為我也才剛克服了這道難關,對於新手的疑問,彷彿昨日般歷歷在目。
「你的疑問就是我的疑問。」希望分享這篇能讓剛入門的新手小小白們,能更順利攀登你們的第一座百岳!讓我們一起進步吧!
你必須知道的「三大系統」
在開始整理行李前,必須要了解野營的三大基本系統,睡眠系統、炊具系統、裝備系統,怎麼稱呼他們因人而異,重點是他們的功能,以及「分類」。
1.睡眠系統:
與晚上休息有關的裝備,舉凡帳篷、睡袋、睡墊、枕頭,都算在裡面,這個部分佔包包的體積最大、也是重量的集大成。
2.炊具系統:
與露營最大的不同在於,野營的備餐都以單人或雙人為主,所以幾乎每個人都必須帶一整套的廚具。但別擔心,我們厲害的發明家已經把炊具系統簡易化到極致了! 下面會與大家詳述。
3.裝備系統:
簡單來說,就是會穿(掛)在身上的配備,如頭燈、手套、禦寒衣物等等。這個裝備系統最常被忽略,但是卻是極其重要的,千萬不能忽略他!!
4.其他:
其實還有第四項,但我不知道怎麼歸類,因為東西都小小雜雜的,如醫藥包,零錢袋,備用電池….等等,因人而異,我會集中放在一個小收納袋中。
一、睡眠系統
睡袋
睡袋有分成不同的”內餡”,其中「羽絨」最為保暖,壓縮度也是最好的,而「人造纖維」則其次,現在市售都是這兩種為主,想當然爾,越輕且壓縮度越好的羽絨,價格自然貴上許多~
★壓縮度: 把睡袋捲起來時,越小顆,壓縮度越好。
以新手來講,其實第一次都買迪卡農的裝備就好,要注意睡袋旁邊標示的溫度,那是這個睡袋適宜的環境溫,建議選0度~-5度,選太高的話上山會冷死喔,寧可太熱也不要太冷。
睡墊&枕頭
睡墊也是分為兩種,一是蛋殼墊,另一種是充氣睡墊,
這個就要說到上次在白毛山爆墊的事件了,晚上睡一睡突然覺得背後涼涼的,才發現整個睡墊扁掉了,而且後面還找不到破口,整晚差點在山上中風…..這就是充氣睡墊的風險,大家自行評估囉。
★所以建議要買睡墊的朋友,一定要先在店家測試漏氣問題,上山後,帳篷底下不要太多小石頭(會刺破睡墊),然後睡墊的氣不要充太飽!
蛋殼墊: 不易破,耐用,方便,便宜;但體積大,舒適度稍差。
充氣睡墊: 體積小,舒適;但易破,昂貴,收起來比較花時間。
枕頭的部分買便宜的充氣枕頭即可(價位在100~500元間),我有聽說有人會拿登山用水袋當作枕頭,還滿聰明的,大家可以試試。
帳篷
網路上的帳篷琳瑯滿目,掛牌上都會寫單人帳、雙人帳…等等,
我一律建議: 一人睡雙人帳,兩人睡三人帳,反正+1人的空間就對了,你可以去世外桃源或迪卡農試帳看看,單人帳真的很小🤣
你注意的部分還有:透風性、防水材質、外帳設計、是否有前庭、架設收納難易程度等,因為這邊是總篇我就不多贅述了,剩下的放在進階討論篇吧~。
二、炊具系統
蜘蛛爐&瓦斯
這應該是我看過最方便的東西了吧! 「蜘蛛爐」即八爪狀的小型卡式爐,折疊起來甚至小到可以一手掌握,幾乎不會佔空間。
蜘蛛爐分為兩種,一種是外接型(右圖),而另一種則是上架型(左圖)。 個人建議買外接的款式,因為直接架在瓦斯罐上的話,附載力相對較弱,放起來也比較不穩,僅適用於單人小鍋的情況。而外接的則比較能應付較多人的場合。
瓦斯罐建議帶兩瓶,一瓶備著。其實一瓶的容量真的滿大的,經驗是: 煮雙人的早餐、晚餐還會剩一點點。
碗筷,鍋具
這個部分非常推薦蝦皮賣的露營鍋具組!! (連結在此,真心推薦,絕非業配)
才199元,非常實用,可以當杯子,碗,還有鍋子,裡面還一併附贈餐具,可說是該有的都有了!!
而其他有一些附屬的餐具我列給大家參考一下: 迷你平底鍋、蛋盒、小瓢子,小鍋鏟、、保冷袋…等等。
更方便的是,剛剛講的那個199鍋,他的半徑剛好可以容納一個完整的瓦斯罐,許多小物也都可以一併收納在裡面,把空間壓縮到極致!
詳細收納方式可以參考下方的幻燈片👇👇👇
擋風板
擋風板真的超級重要,所以特別區隔出來~不管你是出走百岳或是在海邊露營,都會需要這個東西,它可以幫你擋住高山的寒風,讓爐火恆溫加熱(少浪費瓦斯量),也可以幫你擋住海邊的細沙,不讓食物充滿「海味」。
糧食
上山要帶甚麼食材!? 這又是另一門學問了,依據每個人的廚藝程度與喜好,會做出不一樣的料理,在這裡分享一些我跟朋友野營時常常準備的食材,並與大家說明其中要注意的一些細節。
★澱粉類:
泡麵、麵包、白米飯、市售的加熱即食包,先墊胃很重要!能量一定是首選)
★蛋白質類
雞蛋、牛肉、醃鹹豬肉、鮭魚…等,比較奢侈的肉類要注意: 需要有保冷袋及冰磚,也盡量不要放超過一天以上(醃製品可以再更久些),所以這個選項比較適合只過夜一天的夥伴喔~
★調味品:
鹽巴、胡椒粒、油(我們都會用奶油代替),可以自製一組自己的小型調味包~ 有些人會用MM巧克力當胡椒罐,其實寶雅也有賣很多類似的容器,大家可以看看~
★水:
視個人飲水量,我們過一夜,身上都會帶2000ML左右,因為有些水還要拿來作其他用途。有些人會用水袋裝著,壓縮性比較好,晚上也可以當枕頭❤️。
加熱即時包是好東西,可以在世外桃源或城市綠洲都能買的到,輕便且容易操作~但一包80元以上喔!
三、裝備系統
頭燈
頭燈,是你夜間唯一的視野,所以也不能忽視!
市售有裝電池版與充電版,我自己是買充電版的,但後來覺得應該要買一隻電池版備用,原因是:
「如果有一天真的被困在山上了,哪有甚麼地方能充電?」….所以如果資金充裕的話,買一隻備著吧!
挑頭燈考慮以下幾點:
1.流明數大小
2.充電方式(電池or USB)
2.登源可調角度(不要把別人照瞎🤣🤣),可調明暗段數的也可以
3.續航力
手套
這個其實我在白毛山篇有分享過~【谷關七雄-白毛山篇】
在攀繩或攀爬較為陡峭的岩壁時,有了手套不但可以避免被刮傷且能更無顧忌的握住身旁的樹幹,在山頂上也有禦寒的效果,是非常重要且耐用的裝備。
那次經驗後,我直接去COSTCO買了一打手套哈哈哈~太好用了!
登山杖
登山杖要怎麼挑選呢? 首先你必須知道登山杖的用途,除了在上山時支撐全身的重量,下山時更為重要!! 他就好像你額外的義肢,想像蜘蛛爬行,力量平均到四肢後,穩健,對膝蓋的負擔也減輕許多….。
所以在這邊要說的是,對我來說【登山杖調節杖長的方式】才是最重要的,因為當我們在攀登時,尤其在下山轉換地形的時候,就必須一直更換登山杖的長度,以保持自己在穩定的狀態。快扣式的登山杖,轉換不花15秒,螺旋式的也不錯,只要不讓我花太多時間做轉換的,我都會納入考慮。
四、其他必備小物
其他裝備,都是一些小東西,但是也是經驗累積出來要帶的~大家可以參考看看:
1.攻頂包:
不可能隨時都背重裝,找到落腳點後,隨身攜帶一個小包包,輕裝攻頂吧!
2.眼鏡套組:
包括眼鏡,備用隱眼,隱眼保養液等等,可以在7-11買一整組。 一樣是白毛山的瘋狂日記中得出來的心得😂
【谷關七雄-白毛山篇】
3.醫療包與透氣膠帶
醫療包以防些微外傷、透氣膠帶是用來防止磨腳踝,如果登山覺得鞋子摩擦嚴重的話,在腳踝邊繞兩圈,超有效!! (也可以順便帶個指甲剪,預防下山腳指甲太長,會痛)
4.求生性物品
狄卡農有出一個不錯的東西,哨子加指北針,兩個東西結合在一起,我記得才80元。
5.營燈
吃飯時會用到,掛在帳棚裡,東西好收拾
6.衛生用品:
濕紙巾、簡易牙刷組、垃圾袋。濕紙巾可用來擦身體與餐具,頗實用!!
7.能量小零食!
推推,巧克力棒,能量果凍、鹽碇,增加爬山的樂趣!